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介绍

时间: 2025-03-05 16:12:00     点击: 1348

一、培养目标

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养、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,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;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,面向互联网及其相关服务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、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、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等职业,能够从事云计算平台部署与运维、云计算应用开发、云计算技术支持服务、云计算产品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二、入学基本要求

中等职业学校毕业、普通高级中学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。

三、职业面向  

1741161774725.jpg

四、培养规格

学生应在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并参加有关实习实训基础上,全面提升素质、知识、能力,掌握并实际运用岗位(群)需要的专业核心技术技能,总体上须达到以下要求:

1.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、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;

2.能够熟练掌握与本专业从事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、行业规定,掌握绿色生产、环境保护、安全防护、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,了解相关产业文化,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,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;

3.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数学、外语、语文等文化基础知识,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,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;

4.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、文字表达能力、沟通合作能力,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,学习一门外语并结合本专业加以运用

5.具备云计算技术、数据库技术、网络安全技术、Linux 操作系统、程序设计、虚拟化技术、Web前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;

6.具备运用云计算思维描述问题,阅读并正确理解需求分析报告,规范的撰写技术文档的能力;

7.掌握私有云平台构建与服务管理、容器云平台构建与服务管理、公有云平台服务管理等技术技能,具备私有云基础架构部署与运维、容器云服务架构部署与运维、公有云服务管理与运维等知识;

8.掌握运维脚本编写、自动化运维、虚拟化技术、云应用前端开发、云应用后端开发等技术技能,具有云计算运维开发、云计算应用开发等知识.

9.掌握云安全管理、云网络管理、云计算系统管理、云应用需求分析、技术文档撰写等技术技能,具有云计算平台管理、云计算技术支持服务、云计算产品销售等知识。

10. 具备虚拟化、‌数据存储及管理、‌云安全、‌云平台搭建与运维管理、‌大数据及云服务开发等基本能力,‌能够从事云计算的系统建设、‌运行维护、‌测试评估、‌安全配置、‌服务开发与管理等工作。‌

11.具有探究学习、终身学习能力,具有整合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;

12.掌握基本身体运动知识和至少一项体育运动技能,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测试合格标准,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、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,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;

13.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,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、审美能力,形成至少一项艺术特长或爱好;

14.培育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弘扬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,热爱劳动人民,珍惜劳动成果,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、劳动技能。

五、课程设置

(一)课程设置

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。

1.公共基础课程: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、大学英语、应用文写作、计算机基础、体育、军事理论与军训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、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、心理健康教育、劳动教育等课程。

2.专业课程

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、专业核心课程、专业素质拓展课程。

(1)专业基础课程

专业基础课程包括:程序设计基础、HTML网页设计、Java程序设计、数据库应用、计算机网络、Web前端技术、Linux 操作系统、云计算技术基础、虚拟化技术基础等。

(2)专业核心课程

专业核心课程包括:私有云基础架构与运维、容器云服务架构与运维、公有云服务架构与运维、云安全技术应用、云网络技术应用、云计算运维开发、云计算应用开发等。

(3)专业素质拓展课程:主要是体现培养规格要求,进行专业素养拓展和深化的课程,包括专业选修和公共选修课程。

六、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

实践环节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,检验所学知识,提高学生技术技能的重要环节。主要包括劳动实践、课程实训、岗位实习、毕业设计(论文)和社会实践等课程。

七、学制与毕业学分

学制:三年

八、毕业要求

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目标和培养规格,全部完成课程考核合格或修满学分,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,准予毕业。


学校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先锋创客小镇     邮编:330041
电话:0791-83790013     0791-83792093   ©2025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版权所有    赣ICP备13005365号-13    赣公网安备 36010502000014号